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——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,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、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群、最大的红军将帅碑林,被称为“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”。全市现建有各类红色博物馆、纪念馆8个,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。创建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主的国家4A级景区6个、国家3A级景区1个,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、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、巴山游击队纪念馆、刘伯坚烈士纪念馆、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5个景区被列入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。“川陕苏区·红岩精神”被列为全国12个重点“红色旅游区”之一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的主题形象。“重庆-广安-仪陇-巴中线”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。但目前我市还存在红色资源多以场馆、纪念碑、纪念广场、图片文字等传统单一展示形式为主,运用数字技术等智能化展示、宣传方式较少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参与和宣传推广。为此,建议:
一、加快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基础建设。一是对全市的红色文献、图片、纪录片、声音、文物等进行数据收集、挖掘、梳理与整合,运用先进测绘、3D、精细化建模等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处理,建立数字红色文化资源基础信息档案库。二是汇聚、开发、利用红色文旅数据,依托四川大巴山干部学院加快建设巴中红色文化数据中心。利用人工智能、3D影像、VR网络虚拟现实、元宇宙光影视效等技术,将红色文化转化为影像、文字和三维再现数据等数字模式,并开发各具特色的数字化创意产品,提升红色文化数字化资源库的利用率。三是加快融入国家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。四是突出我市红色文化数据库的本地特色,打造独具特色的川陕苏区红色文化品牌。
二、把握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重要点位。一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、南龛红军将帅碑林、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红色景区。二是巴州古城、恩阳古镇、毛浴古镇、白衣古镇、永安古镇等红色古城镇;三是空山坝、佛头山等文化公园。四是平分土地、赤化全川、十六字红军训词等重要石刻标语。五是空山、杀牛坪战役、得胜山战役、中魁山战役等战事遗迹。六是革命文保单位和文保建筑。恢复川陕省苏维埃政府、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、川陕省革命法庭、川陕省总工会及税务总局、川陕省戒烟总局、川陕省工农银行、兵工厂、被服厂、造币厂、造纸厂、印刷厂旧址,数字呈现川陕苏区首府的原貌。
三、开展数字产品开发和服务。一是培育云旅游、云直播、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。二是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展示效果,通过虚拟图书、环幕影院、3D影院、多媒体游客交流平台等方式增强景点游览的吸引力、感染力。三是开展数字展览,沉浸式旅游演艺,虚拟景区等服务,支持文化场馆、文娱场所、景区景点、文化街区园区开展数字化产品开发和服务,将创作、生产和传播向云上拓展。四是支持文化文物单位与融媒体平台、数字文化企业合作,发展“互联网+展陈”新模式,开展虚拟讲解、艺术普及和交互体验等服务。
四、多元投入加快推进建设。一是积极争取国省文化旅游、文物保护、科技等部门政策和项目、资金支持。二是市县加大财政投入,市、县按比例分年度投入一定财政资金支持数字化建设。三是引入社会资本,加强与文旅开发、文化传媒、数字化企业等的合作,形成多元投入,多向发力建设推进合力。